烟台市芝罘区北大街72号。
曾经风靡一时的协增昌绸缎百货店旧址,是不少老烟台人的记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昨天,一场“新展”让这里热闹非凡。
被“故宫男神”点赞的烟台造
上午9时,在位于此处的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一款名为《伟大时刻》的非遗作品铜雕景泰蓝·金钻计时仪揭开面纱。
这件作品由来自全国的六位专家跨界合作、融合两项国家级非遗和一项联合国人类非遗技艺,完美地契合了当日“烟台手造·仙手创造”的主题,成为这场发布会和百年烟钟——当代艺术钟表展的主角。
“这是钟表业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
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国家级非遗古钟表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热播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走出的“故宫男神”王津,对这件大师级作品中的“烟台元素”赞不绝口:“烟台在我国钟表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们这件作品中机芯的部分是与烟台传统钟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德国赫姆勒-美时嘉设计研发中心副主任高力先生联合制作的,效果非常好。”
钟表滴答不停,一如烟台非遗创新路上行进的脚步。
一件大师级的作品,在与百年烟钟和“仙手创造”的碰撞交融后,又以手造中心为依托,飞入了烟台寻常百姓家。正如王津先生所期待的那样,在非遗发展和创新方面,烟台要引领非遗项目向前发展、推动发展,在全国做到领先的地位。
古老非遗解锁流量密码
这场发布会的布展地,就是一个月前刚刚开放的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
如果你热衷于逛“小红书”、玩“抖音”,搜索“烟台非遗”“烟台手造”时会发现,以这个手造中心为目的地的打卡游记每天都在增长。在那些好看的图文和视频里,非遗不再是古老的传统,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时尚。
今年2月2日,山东手造烟台综合展示中心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在这座风格独特的三层老建筑里,设置了手造市集、非遗工坊、研学基地、数字互动体验等板块,涵盖了美术绘制类、雕刻工艺类、编织扎制类等9大类1000余件展品。将观者视觉感受和互动体验与非遗活态化传承完美融合的手造中心,犹如一幅流动的、浓缩的非遗长卷,随意捕捉的镜头里,可能就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非遗传承人。
“目前开馆一个多月,累计客流量12000多人,日均每天大约300到500人,年轻人也很多。”在一楼的八仙屋文创商店,烟台市文化馆馆长、烟台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张硕正在忙碌。一旁,一位来自鲁东大学的学生被“Q版八仙”吸引,这款创意来自“八仙过海”的文创产品是很多人追捧的“网红”。
扫码付款,女孩开心地将八仙帆布袋背在身上——这些好看又好用的文创,成为“行走的非遗招牌”,让古老非遗文化,立起了潮流与年轻的新人设,解锁出圈的流量密码。
文化“双创”的有益探索
一端连接传统,一端连接当下。
在推动文化“两创”的路上,烟台迸发了一系列以非遗为底色的新传播形式,让非遗文化的播撒既能“润物细无声”,又能“无声胜有声”。
创新之路,收获着一次又一次高光时刻。兔年央视春晚,由烟台原创并独立表演的少儿民俗节目《我和爷爷踩高跷》的收视率在40余个节目中排名第二,第28代“小金娃”踩着30厘米的高跷、扭着传承600多年的海阳大秧歌,把独具特色又创意十足的烟台非遗推荐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
这是目前烟台首个进入央视春晚且独立表演的原创节目,短短几分钟的舞台背后,是烟台非遗人28年的坚守、传承、创新之路。
去年,在济南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一大批烟台手造的优秀作品亮相,“烟台元素”成为文博会热点。一条以“棒槌花边烟台市级非遗传承人”为主题制作的短视频《烟台人玩了100多年的“棒槌”你见过吗?》在几个小时内吸引了数百万流量。
从线下展览到云端赋能,烟台借力山东手造推进工程的实施,找寻文化遗产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盘活非遗资源,让非遗文化在作品本身与传播形式的创新中找到了“破圈”的流量密码。
走出去、活起来、火起来
让非遗来源民间又回归民间。不浮于表面、不“强行植入”,烟台非遗正在以一个个文化亮点为小切口,做起非遗传承的大文章。
“现在非遗文化已经和社区、市民零距离了,在烟台市中心的位置打造的非遗场馆以及非遗工作室,让市民一出家门就可以沉浸式体验非遗。”昨天上午,在手造中心一楼北区举办《伟大时刻》发布会的同时,南区的非遗体验区内,烟台剪纸传承人梁巧艳正带领芝罘区向阳街道办事处胜利路社区的妇女代表们学习剪纸。
如今,烟台不光打造集非遗手造展示、研学工坊、文创商店、沉浸式数字体验于一体的“烟台手造·仙手创造”一站式展示体验中心,还依托百年老街所城里打造了20项非遗集中入驻,安排年度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资金,按照每人3000元标准首批共发放54.9万元,激发传承人的传承积极性。
推动非遗文化破局创新,助力烟台手造持恒传承,让非遗赋能文旅消费。
2022年,《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出台,为非遗保护与传承描摹三年发展蓝图。今年,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台15条《烟台市关于大力提振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提出要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开设非遗文创推广运营中心,推出非遗原创标识和国潮品牌,打造新的文化消费增长点。同时,烟台市级财政安排100万元,对非遗保护传承有力、品牌效应突出、拉动消费成效显著的区市予以补贴。一系列传承与创新非遗、助力文旅消费的新举措,将进一步推动烟台非遗走出去、活起来、火起来。
标签: